应我所赖忠平研究员的邀请,2008年7月27日至8月3日期间,江西师范大学贾玉连教授来我所访问交流。28号下午,贾玉连教授在六楼报告厅做了题为“封闭湖泊流域气候环境过程的一体化研究”和“气候变化、文化生态坡与中国文明演化模式”两个历时四个多小时的学术报告。随后,29日至30日,贾玉连教授与赖忠平研究员的研究小组一起对青海湖和共和盆地的古湖泊遗迹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野外考察。
贾玉连教授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获博士学位后,到南京大学做博士后,之后被江西师范大学聘为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湖相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及中国文明演化与环境考古研究等。贾老师在“封闭湖泊流域气候环境过程的一体化研究”的报告中,用大量的湖泊地貌学、湖泊沉积学证据详细地阐述了研究封闭湖泊流域与过去全球变化的具体方法、过程。并以黄旗海湖泊钻孔为例,说明了湖泊沉积物中元素的颗粒效应及其环境意义。接着,贾老师展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气候变化、文化生态坡与中国文明演化模式”。基于全新世以来气候演化记录、考古遗址点及其历史记录的对比分析,贾老师提出了东、北亚区9.5-3.0kacalBP存在百、千年尺度的气候旋回,并提出了“生态坡”的概念。在暖湿期,文化生态坡各区域考古遗址数量均有所增加,并且以气候相对严酷的坡肩与斜坡坡面上半区增加的数量最为显著;在冷干期,情况则完全相反。3.0ka以来气候也存在这种尺度的演化旋回(包含四个暖湿-冷干旋回),暖湿期对应中原王朝的鼎盛期,王朝的势力远远深入到西北荒漠区;而冷干期,则是游牧民族频繁南下,北方战事频发的阶段,中原王朝或土崩瓦解或向东、南退却,偏安一隅,甚至远至生态坡的坡基。最后,贾老师总结认为,全新世气候波动与生态坡,是形成中国文明演化的环境动力。赖忠平研究员评价认为生态坡概念的提出将对东亚地区人地关系及中国文明及历史演化研究产生深远影响。30日晚上,赖忠平研究员也为贾玉连教授作了题为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Loess Plateau and its Possible Relevance to the Chinese History的报告。该报告是赖忠平研究员曾在2003年11月在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作的一个特邀报告。报告认为,由于东亚(尤其是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三面陆地壁垒,一面海洋壁垒),在文明及历史演化中,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相当于一个封闭系统),因而是研究冷兵器时期人地关系的天然实验室。北方游牧民族及南方农耕文明之间的资源争夺是文明及历史演化的主旋律,而该主旋律受控于环境变化;在约3ka以来存在四个“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周期。赖忠平研究员最后指出,这四个周期与贾玉连报告中阐述的3ka以来的四个环境变化的暖湿-冷干旋回存在着可能的对应关系。
盐湖资源与化学实验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