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所赖忠平研究员的邀请,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陈受宜研究员、深圳大学郑易之教授和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张耕耘博士一行五人于2008年7月12日来我所访问交流,并一起考察了青海湖及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湖、尕海盐湖、托素盐湖和可鲁克湖等。
野外考察后,陈受宜研究员、郑易之教授和张耕耘博士分别做了题为“高等植物逆境应答的分子机制和耐逆基因工程”、“Progresses in Developing Transgenic Perennial Grasses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Explosives, RDX and TNT(利用多年生草进行爆炸残留物植物修复研究)”和“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LEA)与植物的耐盐性”的学术报告。
陈受宜研究员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81-1982和1982-1984分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系和纽约公共卫生研究所任访问学者,后在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任副研,副所长,研究员,所长,现为该所“荣誉研究员”,在管理和科研两方面都有一流的工作。在报告中,她首先介绍了植物的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高盐胁迫和低温胁迫,接着介绍了植物在非生物胁迫下的信号传导和植物的耐逆分子机制,然后从效应分子相关基因、转录因子基因和乙烯受体及其它受体类基因讲解了耐逆相关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郑易之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3和1997~1998年获意大利政府奖学金和国家留学基金,两次赴意大利米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任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从事植物在逆境环境胁迫下引发的基因表达模式及调控机理的研究。她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以高抗旱耐盐碱的大豆为材料,克隆了若干抗旱相关蛋白。对抗旱相关蛋白质及其耐盐功能结构域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在报告中,她首先介绍了LEA蛋白与植物耐脱水、耐盐碱、耐低温的可能联系,然后讲解了通过实验证实了的LEA蛋白在大肠杆菌、酵母和烟草细胞中具有相似的耐盐保护机制,并且发现这种耐盐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耐盐结构域的长度。
张耕耘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于2003年在美国Rutgers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森林资源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在报告中,他首先介绍了转基因植物能够提升植物修复RDX and TNT爆炸残留物的效率,然后讲解了将nfsl和XplA基因转入多年常绿草的细胞核基因组和质体基因组的思路,并评估了这两组转基因植物在修复爆炸残留物中的性能。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部分师生及在我所释光测年实验室访问的兄弟单位的研究生们(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地环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和我所的相关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们听取了报告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进行了的讨论。
盐湖资源与化学实验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