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日下午,应我所赖忠平研究员的邀请,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卫国研究员和三峡大学肖尚斌教授在六楼报告厅为我所师生分别做了题为“现代植物、土壤稳定同位素和环境变化示踪”和“中国近海若干典型沉积特征”的学术报告。
刘卫国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环境变化。多年来一直从事:西北地区现代生态系统(大气、植物、土壤、河流等)的稳定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古土壤、湖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古植被、古气候演化示踪研究;稳定同位素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建立等。已在Chemical Geology,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Applied Geochemistry,Chemical Ge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Organic Geochemistry,《科学通报》,《地球化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60 余篇。报告中刘老师首先介绍了以质谱分析为基础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接下来,结合国际前沿和他已开展的大量工作介绍了黄土高原现代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植被变化和植物、土壤分子化合物氢同位素组成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肖尚斌教授2004年毕业于中科院海洋所,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学与古环境研究,研究成果已在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科学通报》、《沉积学报》等刊物发表。报告中,肖老师利用中国近海钻孔粒度资料揭示的东海内陆架和南海北部陆架三种典型沉积物特征,分析了这些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沉积动力和沉积环境。接着他用粒度-标准偏差模型提取出了钻孔沉积物环境的敏感粒度组分,并指出这个敏感粒度组分可以作为指示东亚冬季风变化的替代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钻孔定年,建立了我国近海泥质沉积物所记录的近8ka以来高分辨率的东亚冬季风变化历史及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正在我所释光测年实验室访问的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刘兴起研究员和国内兄弟单位的研究生们(中科院地环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与本所的相关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们听取了报告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展开了的讨论。
科技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