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型机器人的出现,有人以为,将来纳机器人合和真人一模一样,其智总甚至可以超过人类,因而担心机器人合统治世界。我们说:机器人只不过是人类制造的工具,它的性能再好,终究还是一种由零件组装而成、能运转、能产生有用功的机器。
机器人正被广泛应用于进行重复性工作的生产线上,用于海底探险和高温、剧毒、放射性危险现场等。这不仅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也把人们从单调或有害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机器人的性能正在得到不断改进,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机器人,机器人正在造福于人类。
机器人也被人们派作另外的用场,那就是在小说、电影和电视中充当角色。看过美国科幻电影《未来世界》的人,都会对此留有深刻印象。的确,它创造了一种新的题材,它的新奇与神秘色彩特别吸引青少年读者(观众),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然而,也有的“科学幻想”作品忽略了机器人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主题和情节设计偏离了科学的原理。例如,随心所欲地赋予机器人以入类才独有的种种“感情”和超人的“智慧”,甚至导演出机器人与人结婚、机器人与人大打出手的闹剧;有的还设计了机器人以过人的本领实施统治世界计划的情节。
其实,机器人只不过是一种自动化机器而已。把无生命的机器升格为有生命的人,用假想代替科学事实,人为地赋予机器人以某种“性格”和“精神”,这已经不是什么科学幻想,而只是现代的“聊斋”故事。
在核反应堆里工作的机器人
机器人是人类制造的一类工具,是具有人体的某些功能、能够替代人的部分体力劳动的机器。虽然把它叫做“机器人”,但无论从外形还是功能上,它与人体都相去甚远。把这种机器做成什么样子,全看使用场合和具体用途的需要,而无需非跟人体形状一样不可。至于要去制造外形与人不差分毫、又具有人体一切属性和功能的机器人,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尽管繁殖个体的生物学过程极其复杂,但人本身通过生育完成这件事情较之制造类似的机器人还是简单很多。而且,根据科学原理推断,要想制造出那样的机器人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用无机材料制成的机器人,与由生命物质构成的生命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系统,不仅构成物质不同,也具有完全不同的构成法则,在关键构成上是不“兼容”的。
首先,机器人的动作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技术和材料的限制,要想选出真正能够像人那样灵活动作的机器人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附着于骨豁之上的肌肉,既是运动部件又是动力部件,肢体的动作正是在脑和神经以及各种感受器的控制和调节下,由许多块肌肉协同作用而实现的,这是生物界特有的运动方式。而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各种机器,其运动部件(如轮子)和动力部件(如马达)是分立的,工作效率也远赶不上生物系统的,更不用说还要给机器人安装上既符合要求又小型精巧的调控系统。因此,即使机器人能拿东西、能走路,能满足工业生产或其他用途的需要,其动作跟人相比也是迟缓而笨拙的。可以肯定,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决不是要求它能跑、能跳、能够大订出手。如果有人非要让机器人跟人较量的话,可以断言机器人是不堪一击的。
其次,机器人的“智力”也永远不能和人相比。智能型机器人已经问世,而且正在日趋发展成熟,成为真正的“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不仅能运动,而且具有更多的人工智能——能看、能听、能说、能记忆、能分析。这类机器人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独立作出判断,遇到障碍会绕行,而且只要走过一次就能“记住”所走的路线;还能够看便装配图,能从传送带上选取所需的零件,而无论零件的放置状态如何;能够借助各种人工感官对现场进行一定的分析,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必要的信息,甚至可以把这些信息发送给操纵人员;这类机器人最终能够较为严密地完成一项工作的实施计划,遇到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随机应变、寻求对策、予以处理。机器人如果具有了以上种种功能,应该说是相当了不起了。而要维系这些功能,除了要安装“人工眼”、“人工耳”和各种“人工感官”之外,还离不开配备有成千上万个指令程序的电脑(计算机)。然而,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差别,最好的电脑也只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因此,装有电脑的机器人,其智能水平非常有限,机器人所具有的所谓“智慧”,是不能与人相提并论的。安装了电脑的智能机器人是按照人们给它编制的程序工作的,电脑所具有的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能力,也不可能升华为思维能力。思维只能是人类大脑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机器人的电脑与人脑的这种本质差别,就决定了机器人与人在智力上的质的差别。
科学事实与科学原理都告诉我们,机器人终究是机器而不是人,因而不能把机器人与人等同起来,不能模糊了人与机器人的本质界限。那种具有所谓“温柔性格”、“纯真感情”和“健全思维”并能与人结婚的机器人,是不可能被制造出来的。人类也决不会明知不可能,而硬要费尽心机去研制那些裹有“纫皮撤肉”的机器人。至于说到机器人会统治世界,结论是不难得出的:请您放心,那只是写在故事里的情节,绝不可能成为事实。
注:文章摘自《了解生命》 p58-61
作者: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谷岩
出版日期:1998年08月第1版